智能農業無線監控系統是一種結合了計算機自控技術、智能傳感技術等高科技手段的資源節約型高效設施農業技術,它主要是根據環境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含量、光合有效輻射以及土壤狀況等因素,來控制溫室內的各項指標,以創造出適合作物生長的最佳環境。很顯然如何能夠準確、穩定、方便的得到這些環境信息就成為整套系統的關鍵。隨著近幾年短距離無線通信的發展,新興的無線傳感網技術為智能農業系統中的傳感環節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
可使用無線傳輸技術和高精度的傳感器,根據農業生產勞作的特點,本著定位、定時、定量的原則實施一整套現代化農事操作技術與管理的系統,其基本涵義是根據作物生長的土壤性狀,調節對作物的投入,即一方面查清田塊內部的土壤性狀與生產力空間變異,另一方面確定農作物的生產目標,進行定位的“系統診斷、優化配方、技術組裝、科學管理”,調動土壤生產力,以最少的或最節省的投入達到同等收入或更高的收入,并改善環境,高效地利用各類農業資源,取得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監控內容:
土壤溫度監測
土壤水分監測
光照監測
空氣溫度監測
環境濕度監測
通氣系統監測
智能監測系統可應用于葡萄園、大棚、養殖場等場所,布設在養殖場或大棚中的無線傳感器節點實時采集農作物生長所需的空氣溫度,空氣濕度,土壤溫度,土壤濕度,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等參數,并通過一種低功耗自組網的短程無線通訊技術實現傳感器數據的傳輸,所有數據匯集到中心節點,通過一個無線網關與互聯網相連,利用手機或遠程計算機可以實時掌握農作物現場的環境狀態信息,專家系統根據環境參數診斷農作物的生長狀況與病蟲害狀況。同時在環境參數超標的情況下,系統可以遠程對遮陽簾、風機、灌溉裝置等進行控制,實現農業生產的智能化管理。 本系統可以實現所有農作物的監控聯網,農作物研究人員或農戶可以根據環境狀況制定合理的生產管理方案,提高農作物的產量與質量,走品牌化的發展道路,提高農作物的競爭力與生產效益。